红红火火的牛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居民“逛吃”模式持续升温,开启了新春“开门红”模式,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消费大数据则透露出本地过年大背景下的消费新趋势。
特色年货“反向狂奔”
年夜饭从“妈妈做”到“去饭店”再到“买礼盒”,年味儿没变,消费习惯在变。
随着商品的丰富和物流的便利,宁波的海鲜飞到了西北民众的餐桌上,四川的腊肉成了北京人的心头好,宁夏的滩羊肉是广东人涮锅的主料……京东大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至初五,有关年夜饭礼盒、年货礼盒、方便菜、烧烤食材等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0%。其中年夜饭礼盒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销售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分别增长4.7倍、3.2倍、1.7倍。年货礼盒增长在湖北、湖南、河南分别增长4.9倍、4.5倍和4.3倍,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三峡鱼米干货礼盒”成为该省特产馆的明星产品。
今年春节,1亿多人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很多人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己的心意送回了家。在京东上,从大年三十至初五,异地订单成交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58%,收到异地订单占比最高的省市前五名分别是湖北、江苏、河南、北京和陕西。北京市的消费者接收异地订单较多来自山东、东北和河南,26岁到35岁人群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休闲零食、土特产和健康滋补品,家中父母到底还是放心不下远在他乡的游子。
达达集团旗下京东到家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月4日小年至2月17日大年初六,京东到家上异地订单销售额比去年翻倍增长,其中异地订单下单较多的城市集中在广东,一键下单1小时达助力亲情传递。
阿里数据也显示,考虑到孩子“就地过年”,许多父母从老家寄来当地特色食物,“年货反向狂奔”取代“后备厢里的土特产”成新现象。
就地过年提振“悦己经济”
就地过年也促进了“悦己消费”的升级。随着许多“90后”“00后”初掌年货置办权,年货消费呈现品牌化、智能化趋势。淘宝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消费增速同比超100%、300%,洗地机增长18倍,孝敬长辈有了新三大件。老字号也不甘示弱,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杏花村依然在国内老字号春节销售10强中占据5席。
以前,人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买到”,今天则更加追求怎样“买得更好”。比如,进口酒水消费者,一半以上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三四线城市在春节酒水消费中更“洋气”了。春节送礼也迎来了“送健康”的新风尚。在天猫上,雷允上、同仁堂、片仔癀、马应龙等品牌,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96.3%、173.9%、108.7%、45.6%,按摩枪同比去年春节成交额长了超7倍。
年轻人越来越偏爱智能生活用品,带动智能科技消费兴起。天猫春节档期间,生活电器中,扫地机器人等智能“黑科技”产品受欢迎,其中扫地机器人同比增速超过100%,擦窗机器人增速超过300%,洗地机同比增速更是超过1800%,让大家轻轻松松大扫除、过好年。
在京东上,很多“悦己消费”相关品类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三成以上。湖北省接收异地订单增长131%,增长最快的是K金饰品、白酒和香水彩妆,在经历了一年的复苏之后,湖北民众过上了一个平安、喜乐、美美的春节。
本地游酒店度假成热点
在就地过年号召下,牛年春节旅游市场“本地人游本地逛景区”特征明显,酒店度假成为旅游新时尚。
春节假期,本地景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热度急速攀升。携程门票数据显示,本地预订门票订单量比2019年春节增长超300%。驴妈妈发布的春节游报告也显示,全国各地的主题乐园景区、年味民俗类景区、近郊踏青公园都迎来了客流高峰,城市微旅游、云旅游、红色旅游、文博游分外受捧,游客偏向以个性化形式探寻城市不同的一面。
“酒店度假”登上本地及周边游热度榜,以温泉、乐园、亲子、浪漫为主题的度假型酒店备受青睐。瘦西湖温泉度假村总经理郭鲲感受到了这个春节来自消费者的热情。“大年初二开始,度假村连续三天出现100%满房的情况,这是之前没有预见到的。”他介绍,在春节期间,度假村适时推出麻将房、宠物房、家庭聚会轰趴套房等定制产品,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春节期间,飞猪平台本地游预订量同比涨超660%,玩酒店、逛景区和“云旅游”直接带动电竞酒店、宠物民宿、包栋型轰趴别墅客单价出现30%至100%的涨幅。
自驾游市场也迎来高光时刻。携程租车数据显示,在“就地过年”号召下,租车本地出行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与2019年春节相比增长82%。据统计,租车消费额也持续增长,长假平均花费超过1700元;租车平均使用天数有所增加,达到5天,超过去年国庆假期的4.5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