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更高期待。当前及未来五年,超大城市如何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高针对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记者在北上广三地两会上进行了深入采访。
准备怎么做?各地提出具体目标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等方面内容。记者梳理北上广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发现,各地均提出了具体做法。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市区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单列“健康”篇,提出全市负压病房将增至700间,到2025年,每万名常住人口疾控力量配比达到1.75等。
“通过加强公共卫生硬件建设,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疾病预防专业水平,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将发挥更有效的‘哨点’作用。”北京市人大代表、西城区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许建说,社区公共卫生设施提升后,能够更好统筹协调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等,共同在社区内治病、防病,为社区居民健康而努力。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控体系,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要加快打造若干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完善应急科技攻关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等。
“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老冠病毒’,还是不知道的病毒,只要是进来,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并把它限制住。”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认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对病毒早发现、早控制的重要基础。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健全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推进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设,谋划建设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期待尽早立项建设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打造一支公共卫生的精锐队伍,更好地服务广东公共卫生安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主任周琳说。
关键点在哪?科技、人才不可或缺
北上广两会上,部分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人才和科技是超大城市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张文宏认为,未来要组建一支非常完善和强大的公共卫生队伍。“这支队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疾控队伍,另一个是临床公共卫生队伍,同时要给予这支队伍非常好的维护及培训。”张文宏说。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认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显迫切,各大医学院应扩大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招生数量,可以设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双学位,培养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
同时,要加快医疗领域科技建设。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陈良认为,应建立疫苗战略储备库,以此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技术保障体系。“一旦新发传染病,储备库能够加快疫苗研发上市的速度。”陈良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药物还是疫苗,都要求我们的医疗技术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所以,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上,不单要做到设备完整,更重要的是科技要领先。”张文宏说。
以何保障?加强完善立法修法
记者注意到,疫情发生以来,北上广等超大城市都在不断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度建设,为依法防控疫情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对传染病防治等一批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法规进行审议。在上海,《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已经施行。条例对公共卫生社会治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医疗救治、保障措施等均作出具体规定。按照条例,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进入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法律界人士指出,文明习惯亦成为法定义务,小小口罩入法,成为上海防疫法治保障的缩影——有效、管用,为城市安全奠定基础。
去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梳理出涉及公共卫生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37部,逐一对照国家法律开展分析研判,结合实际,编制了《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专项工作计划》,其中,拟在2020年到2022年制定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有16部。
许建认为,有了立法保障,卫生工作中一旦遇到快速的蔓延的传染病或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的医学专业人员都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上报,比如基层发挥哨点作用、疾控发挥流调控制的追踪作用,医院发挥救治作用……各环节的人员能够在同一个法则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1月22日适应舆情发展的机制建设
- 2021年01月22日化解舆情风险 这15个“切忌”要记牢
- 2021年01月22日警惕未妥善回应的舆论监督演变成舆情风险
- 2021年01月22日“三分法”助力舆情预警提质增效